设备型号繁多、协议差异较大,无法进行有效的数字化管理。形成了数据孤岛
设备接入改动小,通过动态协议包、热部署等核心能力,实现工业互联、智慧园区类等大型应用场景快速部署
数字化工厂要求采集点和设备量非常巨大。如:一台压力机要实现物理设备与孪生体匹配需要3000+个采集点。对硬、软件性能要求高
使用缓存技术+智能扩容技术进行架构和多年实践反复优化性能,实现单机服务器支持20万+设备连接的同时,支持3万/s的数据并发
传统IoT软件,定制能力弱,因此难以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扩展和定制,维护成本高、耗时长
90%以上自研底层组件,自主可控。从数据库操作到应用管理的规则引擎和消息总线再到集群调度规则,提供定制开发,满足特定的业务目标,并快速响应市场变化
目前多数IoT研发以互联网创业公司为主,没有过多地考虑安全的问题
军工领域深耕多年,具有高安全性、高可靠性、高定制化能力、快速响应和开放度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,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,适应复杂的业务场景